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

2024-05-05 13:51:02 | 进口网

今天进口网小编整理了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

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

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

技术数据

研发单位:萨博公司

机身长度:14.1 米

机身高度:4.5米

翼展:8.4米

乘员:1人

空重:662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4000千克

最大航程:3200千米

最大速度:2204千米/时

最大升限:15240米

概况:JAS-39战斗机是集战斗、攻击、侦察于一体的多功能战斗机。JAS-39减少了续航距离,加强了作战力与灵活性,其易用性与高效能低价位的特点使其成为军用市场上关注度和销量均较高的轻型战斗机。

优点:JAS-39广泛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其中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占到机体结构的25%~30%。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主要用于蒙皮和翼梁、尾翼、升降舵、起落架舱门。而且蒙皮不是绞接在支持结构上,而是采用沉头螺钉安装的。

同时,它采用一台通用动力公司/沃尔沃航空发动机公司的RM12发动机。RM12发动机具有3级风扇和 7级高压压气机,风扇和压气机都采用可变迎角的定子,由单级涡轮驱动。加力燃烧室采用可变面积喷管,其面积从最小到最大都是可调的。

研发历史:JAS-39的研发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时它作为SAAB37的后继机型开始研发,1988年12月9日,JAS 39试验机完成首飞,之后因操控系统缺陷导致生产计划大幅延迟。20世纪90年代后期,JAS-39正式服役。

这种轻型单发战机降低了飞机的成本,出厂成本只有“台风”战斗机的1/3,同样具有良好的机敏性和 较小的雷达截面,而且也降低了飞机的耗油量。

性能解析:JAS-39采用鸭型翼与三角翼组合而成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机身广泛采用复合材料。机翼和前翼的前缘后掠角分别为45°和43°,优秀的气动性能使其能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并具备较强的短距起降能力。

该机的座舱盖为水滴状,单片式曲面挡风玻璃。座椅向后倾斜28°,类似美制F-16。它可以通过同时偏转 鸭翼和升降舵产生直接升力。差动地偏转鸭翼可以产生侧向力,结合方向舵的偏转可以产生直接侧力,而不用改变飞机的航向。

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

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基本参数

机身长度:15.34米

机身高度:3.87米

翼展:9.42米

最大起飞重量:10508千克

最大速度:190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3250千米

SAAB 35“龙”式(Draken)战斗机是瑞典萨博公司研制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1955年10月首次试飞,1960年3月开始服役,主要用户为瑞典空军、奥地利空军、芬兰空军和丹麦空军。直到2005年,SAAB 35战斗机才从奥地利空军退役。

SAAB 35战斗机采用特殊的无尾、双三角翼翼身融合体布局,三角形的发动机进气口布置在翼根部,采用大后掠垂直尾翼,并在其前方设有一个小型三角形天线,有利于避免失速。第一种生产型安装了2门30毫米M-55阿登机炮,可以携带Rb 24、Rb 27和Rb 28空对空导弹,还可携带各种重量的炸弹。

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

进口网(https://www.superjinko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瑞典圆桶战斗机的相关内容。

瑞典圆桶战斗机

萨博-29是萨博公司将喷气式战斗机和后掠翼结合的新一代战斗机,可以说是欧洲最早采用后掠翼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在1945年10月,SAAB公司的设计师拉尔斯.布力辛就完成了飞机设计草图,并命名为飞行酒桶。

早期的方案是采用二战延续的直翼的设计,在发展的时候,萨博集团的另一位项目被飞行酒桶设计方案击败的设计师在访问瑞士后,从这次访问中带回一批德国飞机资料的副本,这些副本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科学家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的成果。

证明了后掠翼在高速飞行时的有效正向作用,因此萨伯公司将飞行酒桶方案原始的直翼设计改成后掠角25度的后掠翼,并顺利研发出了Saab-29的原型机。在1946年秋,瑞典空军向萨博订购了3架原型机。进口网

并将这款战机命名为J29SaabJ-29原型机于1948年9月1日首飞成功,在首飞成功之后因为机身形状的原因,萨博J29战斗机就迅速获得了飞桶的外号,并且SAAB公司在这款飞机的名称上也正式采用了这个称号。

研发出来的萨博J-29战斗机机身采用了和发动机系统结合的方式,在机头形成了一体式单个中央进气口,而飞行员则被安置在机身顶部前部进气口正上方的气泡罩内的驾驶舱中,驾驶舱向前延伸至机翼的前缘。

上部的机盖可以向后滑动打开,从而让飞行员可以顺利进出飞机驾驶舱。驾驶员的座椅是萨博在1943年开发的推顶器弹射座椅,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使用爆炸性抛射系统,将驾驶舱的顶盖移除然后进行弹射逃生。

这种技术在当时各种技术封锁的年代,能够独自研发出来是很不错的。主机翼为非常薄的中置后掠式机翼,早期的时候计划是使用直翼的,后来获得后掠翼的技术资料之后才改成后掠翼,主机翼上安装了自动锁定的前缘狭缝。

并且还与襟翼互连,这样可以保证在起飞和降落期间的横向稳定性,机翼结构为两梁式机翼,通过四个螺栓连接到机身的单件结构上,尾翼为全动式平尾结构。这些技术包括后掠翼、全动式平尾、自动前沿襟翼、全翼展襟副翼。

弹射座椅等等的使用,几乎是全新的设计,因为此前在航空界这些技术内容基本是一片空白,大部分前沿的技术都被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阵营垄断了,作为中立国的瑞典自然而然无法从当时已经研制出后掠翼战斗机的苏联和美国方面获得技术支持。

因而研制出这款飞机能应用上这些技术,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主起落架为三点式起落架,在起飞之后可以通过液压系统缩回,后轮缩回机身,机头单轮的单轮起落架也可以收紧机身,起落架收进机身的设计能让机翼做的很薄的。

动力系统方面,与大多数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一样,使用了中央直通气流系统的单个发动机,引擎为一台1台RM2B离心流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为27.0kN,进气口位于机鼻前方,尾喷口位于飞机尾部的下方。

配备这款引擎的萨博J29能实现1060km/h的最高速度、实用升限为15500m、续航里程为1100公里,发动机罩是可以整体拆卸的,因此发动机能很方便的维护,配合上机身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设计使得J29战斗机成为一种强大且敏捷的战斗机。

在当年服役时候的1950年,虽然外表看起来非常笨拙且小巧,但是它足够快,创造了多项世界速度记录,并且具有很好的敏捷性,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飞机之一,在机动能力上能跟当时美国制造的F-86佩刀和苏联制造的Mig-15相媲美。

其中武器这方面,萨博J29战斗机配备饿了四门20毫米HispanoMarkV机枪炮,两门成对放置在机鼻下方。机翼下的挂架能够运载75毫米的空对空火箭、145毫米的反装甲火箭、150毫米、高爆、火箭或180毫米HE反舰火箭。

作为瑞典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引入的创新技术而研制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服役之后,Saab-29在1960年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员参加了联合国在刚果维和行动,并参加了数次作战行动。

这也是这款瑞典喷气式战斗机唯一参加过的实战行动,直到1967年5月从战斗机中退役成为教练机并最终退役。

以上就是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进口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进口网:www.superjinko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瑞典SAAB 35“龙”式战斗机 瑞典圆桶战斗机”相关推荐